17cnom:当“欲望代号”沦为规训工具,女性正在被系统暴力耗尽能量
最近在社交平台刷到一条令人细思极恐的热搜。一群自称「17.c.nom爱好者」的年轻女性在论坛晒出私密日记,记录她们如何用性资本换取物质支持——有人为劈腿丈夫准备「情绪调味剂」,有人靠「恰饭」供房养娃,更多人把自身体验包装成「佛系撩汉攻略」。这些看似主动的选择背后,藏着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暴力系统正在温柔地运作。

▍当17.c.nom变成PUA营销话术
商业广告总爱用「女人味」来做流量密码。你看那些挂着「精英社交攻略」幌子的社群,其实就是在贩卖精致的规训理论。有位读者私信给我她的课程截图——穿着三点式趴在按摩椅上的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反复练习「妩媚托腮」的微表情。课程表上写着:第三阶段要掌握「诱奸训练」的七个标准动作。
我突然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女孩会把自我价值兑换成对方的欲望清单。她们被培养出「节制性高潮能博取高评分」的执念,就像工厂女工调整缝纫机节奏一样精确。那些打着「干货教学」旗号的所谓经验,不过是资本在收割女性的残存尊严。
▍合法化提案:披着玫瑰色外衣的性别暴力
有人大代表曾建议把17.c.nom活动归类为「第三产业」。想象一下吧——清晨五点的商业街,霓虹灯牌写着「三小时特惠」;HR要求应聘者展示过往三个月的服务记录;医院妇科长队里全是刚做完子宫息肉手术的年轻面孔。这种「合法化」提案裹着所谓「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糖衣,本质上就是要把女性变成可穿戴设备。
更可怕的是它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价值观。有个还在读大学的女生发来私信说,她正计划把恋爱经验转化为副业收入。当她得知班里七个室友有六个都在接私单时,反而觉得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生存技能。这种扭曲正在慢慢腐蚀女性的基本人权认知。
▍我们把污名当作了风景
打开社交媒体搜索「疤痕美学」,刷到都是女性秀晒臀部手术疤的动态。这让我想起精神病院里被过度用药的病人,他们会把幻觉当真实世界。我们活在一个将自我损耗标榜为成熟的社会里——熬夜加班算奋斗,节食减肥是自律,而用身体服务他人则是值得炫耀的人生策略。
最讽刺的是这种价值观还能堂而皇之地被称作「女权进步」。当越来越多女性开始用性资本博弈职场时,整个社会正默契地达成一个恐怖的共识:只要你不叫痛,就没人会听你说疼。
▍写给正在怀疑自己的你
昨天收到一位读者的私信,她说自己因为拒绝为丈夫提供「服务」被家暴住院。躺在病床上的她最担心的不是医账单,而是怕影响「精英女性」人设。这种困境让我想起外婆年轻时讲的旧上海倌人故事——那些为绸缎庄当女模的女子,每天对着镜子化三四个小时的妆,后来皮肤都被化妆品腐蚀得像烂橘皮。
改变或许就从打破沉默开始。当我们在咖啡厅听到服务员谈论「今晚接单量」时,也许可以问她是否真的愿意分享这类私密体验。我们需要更多勇气把伤疤拿给别人看,需要更多同理心去倾听真实的生存困境。
毕竟在这个世界的运行逻辑里,我们始终都是消耗品。但至少该有人记得,疤痕也是皮肤的一部分,而当我们愿意互相抚摸彼此伤痕时,或许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